上周五,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報告,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4%,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位于臨界點以上。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1.6%,上升0.4個百分點,為2012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這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繼續轉暖。與此同時,2月3日發布的非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3.7%,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但非制造業市場需求繼續保持增長。
新訂單指數上升,市場需求基礎趨好。統計顯示,在3000家受調查的樣本企業中,反映新訂單較上月上升的企業占26%,較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目前新訂單指數回升到生產指數之上,高出0.3個百分點,顯示產需關系出現積極變化,需求端偏弱的局面正在逐漸改變,經濟增長基礎趨好。
與此同時,中科院預測科學中心專家預測2013年我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GDP增速在8.4%左右。預計2013年我國經濟走勢如下:第一、2013年我國經濟將溫和回升,即上升較為緩慢,回升幅度不太大;第二、2013年經濟增速將是前低后高,總體向上;第三、中國經濟增速將不會快速回升到前期高點,預計經濟回升曲線將呈現N型,上半年增速上升,年中前后可能有回調,第四季度可能再次上升,回升過程可能出現波動和曲折,但趨勢向上。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預測認為,2013年我國經濟將溫和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速為8.4%左右,增速約較2012年上升約0.6個百分點。預計2013年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為4.7%,第二產業為8.9%,第三產業為8.8%。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分別為4.5、4.2和-0.3個百分點。預計2013年我國經濟增長呈現前低后高趨勢,上半年為8.3%左右,下半年為8.5%左右。
“但2013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研究員陳錫康在對2013年經濟形勢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表示,首先,要充分估計全國人民和政府為城鎮化、西部開發和收入倍增計劃等目標的積極性和潛在能力,這是2013年我國經濟復蘇的最主要動力;其次,要充分估計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財政問題等對世界經濟的沖擊,從而影響我國外需增長;最后,要充分估計中國經濟存在的深層次難以在短時期內解決的矛盾,我國經濟回暖過程具有艱難性、長期性和曲折性。經濟下行慣性可能超過公眾和企業家們的預期,雖然當前經濟略有好轉,但不排除經濟復蘇過程出現反復,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持續較長時間的可能性。
來源: 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