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的老工業基地將會煥發出新的活力。
昨天(4月2日),國家發改委官網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復的《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行動綱領。意味著在未來10年內,分布于全國各地的95個地級老工業城市和25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的市轄區將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調改”目標更具體/
《規劃》中所說的老工業基地是指“一五”、“二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布局建設、以重工業骨干企業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業基地。
《規劃》總結了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做法,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提出將振興工作由前期以東北地區為主向鞏固深化東北、統籌推進全國老工業基地振興轉變,把工作重點放在老工業城市調整改造上。
在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表示,從2003年中央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到現在,東北地區在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和發展模式、對外開放格局以及民生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規劃》還分階段給出了未來10年內全國120個老工業城市調整改造的目標。到2017年,在本次規劃范圍內的老工業基地必須將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8%和45%的標準。
同時,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居民生活改善等方面也列出了具體的目標。在節能減排方面,與2012年相比,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2%,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8%,力求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2%,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3.1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9萬元。
扶持力度更大/
為應對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規劃》指出將從投資、財政、融資、土地等四方面政策落實入手加大扶持力度。
在投資方面,中央、有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2013年起,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城區老工業區整體搬遷改造等。
同時,今后中央和省級政府將會加大對老工業基地的轉移支付力度,今后將重點對發展滯緩或主導產業衰退比較明顯的老工業城市納入資源枯竭城市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范圍,統籌解決國企改革歷史遺留問題、社會保障資金缺口、棚戶區改造地方配套資金缺口、停產倒閉的國企人員身份置換等問題進行研究。
除此之外,在融資方面,老工業基地要創新融資模式,發改委支持符合條件的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投資公司發行債券,募集資金用于組織實施城區老工業區綜合改造;支持符合條件的整體搬遷企業發行債券,用于企業搬遷改造;支持商業銀行在老工業基地設立分支機構等。
在土地政策方面,要根據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用地需求,在編制下達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時適當傾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排土地整治項目時,優先考慮老工業基地工礦廢棄地治理和土地復墾等。
《規劃》強調,要深刻認識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重要性、艱巨性、復雜性和緊迫性,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基礎性作用,采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努力實現調整改造目標。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