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創宇 高伊凡
日前,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聯合公布2015年中國鋼鐵企業綠色評級結果,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位列第13名。
據悉,這一綠色評級體系是包含了綠色制造、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綠色產業、綠色產品的全面評價體系,全面覆蓋綠色發展各要素。今年納入綠色評級范圍的一共有69家企業,合計粗鋼產量5.99億噸(2014年),約占全國總量的73%,基本代表了我國鋼鐵產業的主流。
近年來,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0億余元,投入廠區綠色環保工程,這在邢鋼歷史上絕無僅有,在我市大企業中也是唯一的。
“10億,不是小數目,可環保問題對于邢鋼而言,不是‘錦上添花’的事,而是在邢臺的‘生存前提’。”邢鋼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劉宏偉表示。過去十年來,邢鋼一直在打造花園工廠。但產業與城市發展,總是激發我們邁向更高目標。“如同跳高比賽,跳過一個高度,標桿就再往上抬一抬;再跳過了,還會有更高的標桿,跳不過,直接被淘汰。邢鋼,只有不斷向上,沒有退路。”
57年前,邢鋼的打樁聲響徹邢襄,為我市工業振興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跡。如今,邢鋼吹響新一輪綠色號角,想用實踐證明,鋼鐵廠可以取得市民認可,與城市的未來相融相生。
節能環保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
行走在邢鋼廠區大道上,仿佛徜徉于街角公園中,道旁的空閑地上見縫插針地布滿了花壇、草坪。一條條干凈的水泥路上,不時可以看到濕式清掃車來回穿梭。即使是隆冬時節,翠綠的柏樹和參天的松樹依然相映生輝。
“綠色發展是鋼鐵企業的必然選擇,這既是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邢鋼董事長苑?,F說。
不斷深化實施節能減排,是每個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和需要遵循的道德標準,也是每個企業自身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更是縮小與發達國家一流企業差距的必然途徑。
在一次一次公司決策層會議上,節能減排被列上議事日程。經過多次全公司大討論,節能減排與企業發展成為全員熱議的主題。
節能減排,節的是什么,減的是什么,都是投入,都是資源的高效利用。
“原來,我們用的煤粉就露天堆放,一下大雨流到馬路上都是黑水。黑水就是煤,流走的都是生產的原材料,都是成本。后來,我們在國內率先建設了10個筒倉,一個倉可存放一萬噸煤,既減少了污染,又節約了成本。”劉宏偉介紹。
推進節能減排,也是企業從低級走向高級的必然歷程。邢鋼在這一方面經常對標國外先進鋼鐵企業,國外企業在人工成本遠遠高于國內企業的情況下,依然取得比國內鋼鐵更好的效益,其中有產品的因素,也有節能減排的因素。
“節能減排的意義,實質就是資源轉化率的概念。節能減排的程度越高,資源轉化率就越高,產出就高,效率就高。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體現了企業和國外企業的差距。對資源利用越充分,排放的廢棄物就越少。節省下來的就是財富,減少的排放就是資源。在產品品質相同的情況下,比的就是成本控制。節能減排提高了邢鋼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劉宏偉認為。
面對日趨低迷的外部環境,邢鋼深刻地認識到節能管理不僅在于承擔社會責任、滿足政府要求,也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方法,因此在優化產品結構的同時,更加注重節能降耗。
能耗物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發展模式粗放等問題已經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生態轉型是邢鋼作為城市鋼廠的必然選擇。
10億元治污,強力推進節能減排
邢鋼環保部部長蔣毅介紹,“十二五”期間,邢鋼投入9億元用于節能環保,今年又投入1.15億元用于環保項目改造。
作為我省首批符合國家鋼鐵行業準入規范的鋼鐵企業,邢鋼沒有因此弱化環保工作的管理與投入,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在粉塵、煙氣及污水治理方面開展持續攻關,通過重點源點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控,引進第三方專業管理隊伍等措施,確保環保管理工作的穩定、有效,相關技術和排放指標均優于國家現行標準。
目前,邢鋼所有高能耗、高排放的工藝設備全部淘汰,裝備水平符合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相關技術指標和排放指標均優于國家現行標準。其中,環保設施配套率和環保設施相對運轉率均達到100%,廢水、廢氣排放合格率100%,新、擴、改建項目環保“三同時”執行率100%。
2008年前,雖然邢鋼建有小型污水處理站,但每年仍有將近330萬立方米的無法再利用的工業污水、生活污水通過污水管網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加大了城市污染,還增加了企業用水投入。
為徹底改變這一狀況,邢鋼逐步在各工序內部建立了主體生產設備循環冷卻水系統,各生產工序用水逐步實現了梯級利用、閉路循環,杜絕了一次性生產用水直接外排的浪費現象,有效提高了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
經過近三年的技術、資金準備,邢鋼投資820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回用節水項目。2012年,污水處理項目建成投用,將廠內的外排污水處理后作為全廠生產系統補充水,水重復利用率達97.5%以上。2012年至2015年,平均每年處理水量在500萬噸。
污水循環處理系統的投運,每年可節約外購新水費用約800多萬元。同時每年可減少COD排放量63.84噸、NH3-N排放量18.63噸,實現了污水的零排放,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樣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燒結機是排放二氧化硫的大戶,為了實現增產減污,減少二氧化硫排放,保護周邊環境,邢鋼決定對兩臺燒結機分步實施脫硫改造。邢鋼采用國內先進的SDA法脫硫技術,至2014年9月,兩臺燒結機全部完成了脫硫深入治理改造。
改造完成后,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效降低了周邊地區的酸雨危害。按二氧化硫入口平均濃度進行減排計算,每年可以減排6000多噸二氧化硫。脫硫裝置的脫硫效率大于90%,同步運轉率達100%。
2014年,邢鋼在國內率先對進行了燒結煙氣脫硫系統旁路拆除。由于燒結機旁路拆除在全國沒有先例,無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在拆除旁路前存在很大的爭論。不拆除會存在企業偷排嫌疑,而且不符合國家有關環保政策。但是拆除后,如果旁路閥門關閉不嚴或泄露,將會出現排放超標的可能。此外,如果脫硫出現故障突然停機,主抽風機不能同步停機,將可能損壞主抽風機,直接損失達上千萬,而燒結停產更是可能會造成上億元的間接損失。
在旁路拆除前,邢鋼組織了大量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論證,并查找大量有關資料。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論證,提前做好技術準備。最終,邢鋼成功實現燒結旁路拆除,成為省內乃至全國拆除燒結旁路的第一家。外地鋼鐵企業聽說后,紛紛前來參觀考察,邢鋼無私地分享了經驗,促進了環保事業的共同提高。
邢鋼還引進第三方環保專業管理隊伍,實現了除塵設施的專業化管理。邢鋼在外排水及焦化、煉鐵、燒結、煉鋼工序重點污染源點共安裝了15套在線自動監測裝置,并全部由第三方進行管理,確保了污染物在線監測的穩定、有效。
綠色發展,提升了邢鋼的競爭力
邢鋼將資源綜合利用、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工作放在首位,從流程優化、淘汰落后和節能減排先進技術應用三個方面著手,調整產品結構,實現了產量不變,而能源消耗量逐年降低。近幾年,該公司先后投入6.6億元用于余熱、余壓等余能回收和污水處理中心、變頻改造等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在邢鋼,有效益的節能環保已初露曙光?,F在,邢鋼各工序能耗均優于河北省能耗限額要求。“十二五”以來累計完成節能量20.69萬噸標準煤,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的105.92%,并于今年10月22日順利通過河北省節能監察中心的節能監察。
邢鋼導入能源管理體系,成為國內冶金行業首先通過北京國金恒信管理體系認證公司認證的企業之一。2011年建成的能源中心已成為公司能源、環保、生產、物流、安全、設備等監、調、控多功能合一的集中管控一體化平臺。能源中心投用對該公司各種能源介質的合理平衡、優化使用提供基礎條件,實現了由單一裝備節能到系統節能的轉變,主要表現在轉爐煤氣回收量提高、高爐、焦爐煤氣實現“零”放散,富余煤氣全部用于發電,年增加發電量6460萬千瓦時,年節約標準煤4.01萬噸。
目前邢鋼的6臺機組均為中溫中壓煤氣發電機組,正在策劃改為高溫高壓發電機組。工程師算了一筆經濟賬:新上兩臺20兆瓦高溫高壓機組或高溫超高壓機組替換現有3臺6兆瓦機組拆除,可在煤氣消耗量不變的情況下,分別大幅提高發電量20%~30%,每年可增加凈效益約為8000萬元。
邢鋼還計劃回收利用煉焦荒煤氣余熱。據測算,每生產1噸紅焦,回收高溫荒煤氣余熱至少能產生0.1噸0.8兆帕的蒸汽,節能潛力巨大。邢鋼規劃了焦爐荒煤氣上升管余熱利用項目,預計可產生1200萬元的年效益。
焦化煙囪入口處煙氣平均溫度為270℃,通過煙囪白白排放到空中,浪費能源。為此,該公司計劃在焦爐煙囪附近分別建設一套煙氣余熱回收裝置,將產生的過熱蒸汽并網供廠區內的生產和生活使用。蒸汽按照每噸150元計算,年效益為960萬元。
環保責任細化到人,全員提高節能環保意識
“環保不是說注意就行,要每個員工都認識上來,每個人都能注意到環保,環保效果才能更好。”蔣毅告訴記者,“城市中的鋼鐵企業,必須實現全流程的綠色制造,讓職工在友好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才能成為可以和城市相融相生的、市民的‘好鄰居’。”
說起環保部門,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政府的組成機構,然而邢鋼作為一個企業,也擁有自己專門的環保部,這在行業內并不多見。去年9月,邢鋼組建了環保部,由專門的部門負責環保工作。環保部負責制定環保規劃,并對重點排污流程監督,同時還會對生產部門定期考核,考核結果納入部門年度考核指標。
邢鋼還成立了環保管理委員會,建立起覆蓋公司各二級單位的環保管理網絡,明確了各級人員的環保管理責任,劃定了環保管理紅線,對違反環保制度規定的現象進行嚴格考核。各單位對環保設施的管理要高于生產設施,環保設施出現故障,必須先停產,待環保設施正常后,再允許生產。絕不允許出現隨意停用環保設施的現象。
不僅如此,邢鋼還會在每年年初制定環保年度計劃,將環保項目、環保教育等重點工作細分到月度,對車間每日檢查,分廠每周檢查,公司每旬檢查,檢查后第一時間下發整改責任書。所有新上項目必須做到“三同時”,即環保設施和生產設施必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涉及生產設施的問題,必須同時考慮環保設施。
該公司積極響應我市關于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并監督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截至11月底共執行重污染天氣限產預案18次,落實好公司所擔負的社會責任。
在打造綠色鋼廠的過程中,邢鋼積極建設花園型廠區,走城市與工廠融合發展之路,現在廠區綠化率已達32.5%。
邢鋼對廠區治理后的空白場地及時綠化,同時做好各種景觀的搭配。今年邢鋼計劃再分兩期進行綠化治理,一期投資約30萬元,對具備直接綠化條件的場地進行了植樹、撒草籽綠化,新增綠化面積2萬余平方米。二期投資300萬元,對不具備直接綠化條件的騰空場地進行換土、綠化,進一步提高廠區綠化率。
對于煉鐵、燒結等需要進一步硬化的區域,邢鋼按照非綠即硬的原則,不易綠化的土地必須進行硬化。目前,廠區硬化區域已規劃完畢,正在安排施工隊伍,一期投資約200萬元,已完成裸露地面的硬化工作,硬化面積達2萬平方米。二期投資1500萬元,對原有承重路面、硬化區域進行完善,減少路面運輸揚塵。
今年6月份,邢鋼購進2臺濕式清掃車后,公司道路的清掃效果明顯提高,減少了人工及老式清掃車清掃時的二次揚塵,將廠區道路的保潔清掃水平提升了一個檔次,實現了清掃車清掃后路面見本色。
“原來,把車放在辦公樓前,一個晚上就落了一層灰?,F在即使放一周也沒有多大灰塵。”邢鋼員工這樣描述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