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行業經過今年“一縮一放”的產能政策后,明年可能面臨2億噸的供給缺口。
2012年開始,中國煤炭市場步入了長達四年的“下坡路”,社會庫存居高不下,需求和價格持續下跌。
截至2015年11月末,全社會存煤已持續47個月超過3億噸,國內煤炭港口實際交易價格從年初的510元/噸,降至年底的360元/噸,規模以上煤炭企業虧損面達90%以上。
“去年年底國內(煤炭)市場已基本觸底,”在12月8日舉行的行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秘書長梁敦仕表示,今年8月的PMI指數升至50.4%,重回擴張區間,實體經濟復蘇態勢明顯,明年的煤炭需求將維持一定增幅,政府對煤炭行業的調控將逐步趨穩。
今年2月,國務院確定了煤炭行業“用3-5年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減量重組5億噸”的去產能目標,并執行“276個工作日”的限產政策,將煤礦生產天數從330天下調為276天。1-8月,全國退出煤炭產能1.52億噸,減量化生產控制產能約6億噸,全國煤炭產量同比下降10.2%。
由于“276個工作日”的一刀切做法,使煤炭產量受到嚴重限制,價格漲勢猛烈。9月中旬,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由年初的370元/噸漲至550元/噸。
為控制一路飆漲的煤價,發改委于9月先后啟動了煤炭二級、一級響應機制,并出臺了276-330個工作日的先進產能釋放政策。11月16日,當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604元/噸,環比下行2元/噸,實現連續兩期下行。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總監李俊松在會上表示,今年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把煤炭庫存從3億噸減到1.5億噸,但后續又開始釋放產能,“這一去一補就帶來了2億噸的供給缺口,明年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彌補這2億噸的供給缺口,”他說。
李俊松表示,解決明年的供給缺口有兩個辦法,一是政府延長釋放期限,如果延長一個季度1.5億噸的量,庫存可以補充上來;二是允許非法礦補交手續后投產。
除了政策上的影響,明年新能源的疲軟表現也可能會加重增加煤炭供給的任務。“不同于前幾年新能源對煤炭較強的替代作用,明年水力、光伏對煤炭的替代作用將趨弱,”梁敦仕在會上表示。
近年來,水電欲與火電分庭抗禮的態勢愈來愈明顯。2008-2015年,水電裝機容量(機組規模超過6MW)累計增長86%,同期火電裝機容量的累計增長僅為65%,水電發電量和火電發電量分別增長89%和51%。
由于金沙江下游的四座水電站(總裝機相當于兩個三峽)2020年前才能投產,以及拉尼娜現象對來水的影響,梁敦仕預計明年國內水電的裝機規??赡懿粫?。
據中電聯數據,今年1-10月,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90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個百分點。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測,2016年中國風電光伏裝機將再創新高,但由于中國西部居高不下的棄光率,以及逐漸下調的補貼力度,并不看好明年光伏行業的表現。梁敦仕表示,明年的光伏裝機容量要比今年下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