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5日發布了上半年國產汽車產銷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產汽車產量為847.22萬輛,終端銷量為718.53萬輛,分別同比增長44.37%和30.45%,穩居全球第一。
中汽中心主任趙航介紹說,從今年4月份開始,國內汽車終端銷量連續三個月環比下滑,汽車庫存周期從2月份的41天增長到6月份的55天,給汽車企業和經銷商的資金周轉帶來很大不利影響。雖然國內汽車庫存還在正常范圍,但已經達到合理庫存的上限,應引起汽車生產企業的高度重視。
根據中汽中心的數據,6月份國產汽車終端銷量為113.20萬輛,同比增長13.97%,環比下降5.25%。
趙航認為,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可以用“高開走穩”四個字來概括。1月份國產汽車產量超過150萬輛,開局良好;3月份產量達到歷史單月最高水平,接近170萬輛;之后受汽車市場終端銷量下滑影響,產量逐月遞減。
趙航表示,下半年國民經濟增速將依然處于高位,消費者購買力增強,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二三級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將帶動汽車市場的增長。汽車行業利好政策依然延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的推出將進一步刺激汽車市場。
趙航認為,目前政策對車市的帶動效應已明顯減弱。今年年底,車購稅減征、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有可能退出,將刺激消費者在年底突擊購車。預計今年三季度國內車市將繼續低位運行,四季度將有所反彈。(來源:新華網)
汽車產銷增速環比連跌三月
7月5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舉辦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信息發布會,公布中國汽車市場6月以及今年上半年的產銷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上半年國產汽車產量為847.22萬輛,終端銷量為718.53萬輛,分別同比增長44.37%和30.45%,穩居全球第一。
汽車行業景氣程度下降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告訴記者,6月份汽車產銷環比小幅下降、同比增幅進一步收窄、庫存周期繼續加長。這也是今年二季度以來,汽車市場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滑態勢。
據介紹,6月份全國汽車產量完成129.42萬輛,環比降低1.41%,同比增長12.40%;銷量完成113.20萬輛,環比降低5.25%,同比增長13.97%。這是繼4月、5月后,第三個產銷環比下降的月份。
趙航認為,2010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可以用“高開走穩”來形容,階段性特征明顯。增長慣性與利好政策的持續效應,使汽車市場的穩定增長在今年一季度得以延續。2010年1月份汽車產量超過150萬輛,開局良好;3月份汽車產量達到有史以來我國單月汽車產量的最高水平,接近170萬輛;之后受汽車市場終端銷量下滑影響,產量逐月遞減,并且同比增幅逐步趨緩。
值得注意的是,連續三個月進入下滑通道,預示著中國汽車行業的整體景氣程度已在下降。據中汽研的統計數據來看,不管是乘用車、包括交叉型乘用車還是商用車,大多數細分車型市場的環比、同比情況都處于不同程度的下降。
庫存周期拉長
汽車庫存周期這一指標來看,同樣不容樂觀。該協會統計,2010年上半年汽車庫存周期逐月增長,由2月份的41天逐步增長到6月份的55天,增長了14天。這對汽車企業和經銷商的資金周轉帶來很大影響。因此中汽研建議車企調整產銷目標。
中汽研中心主任趙航表示,“目前來看,企業的庫存量在加大,如果一味地按照原定的產銷目標來組織生產,對于企業的資金占用率會加大,周期也會拉長。建議車企調整全年的目標。”
即便如此,在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汽車行業不會二次探底。他對記者表示,汽車行業的產銷風險也在積蓄,但好在近期的汽車廠家主動調整生產節奏和市場促銷幅度,確保行業風險處于可控制中。他認為,隨著經濟走勢穩定,消費信心穩定,汽車需求不會出太大問題,汽車行業不會二次探底。
四季度車市或有反彈
在分析下半年產銷形勢時,趙航認為,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速依然處于高位,消費者購買力增強,這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汽車行業利好政策依然延續,但其帶動效應將明顯減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的推出將進一步刺激汽車市場。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二三級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將帶動車市的增長。
而政策的退出預期則有可能使得下半年汽車銷量下滑幅度減小。趙航認為,今年年底,購置稅減征、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刺激政策或將退出,這使得消費者將在年底提早購車,因此預計今年三季度汽車市場將小幅下滑,四季度將有所反彈。(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