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2022年年會近日在重慶隆重召開。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到會講話,針對鋼鐵低碳轉型,他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堅持原點思維,建立人類文明和保持人類文明都是鋼鐵的職責所在,在不同的時間尺度下理解氣候變化的過程和機制,有助于我們更充分地認識雙碳目標背景、意義,有助于我們凝心聚力,樹立行業低碳轉型的決心和雄心。
二是中國鋼鐵應為世界鋼鐵低碳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中國鋼鐵工業在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綠色低碳產業布局方面已經穩步邁入國際先進行列,作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中國鋼鐵的龍頭企業理應國際引領,為世界鋼鐵低碳技術的進步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三是鋼鐵材料作為最具低碳屬性的金屬材料,更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未來社會綠色發展,市場將更多選擇鋼鐵這一綠色材料。
四是中國鋼鐵低碳挑戰巨大。低碳轉型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根據不同階段國民經濟及鋼鐵工業發展的客觀需要,綜合技術發展情況,科學統籌謀劃,與時俱進、動態調整。
五是中國鋼鐵工業將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構建鋼鐵低碳競爭力作為重要引擎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最終目標是構建鋼鐵低碳競爭力。
姜維對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鋼鐵協會下一步工作也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一是立足當下,做好極致能效。二是展望未來,強化突破性低碳共性技術攻關。三是構建低碳價值鏈,打造低碳產業生態圈。四是推進跨產業協同,逐步建成以鋼鐵業為中心的低碳、零碳生態圈。五是強化數據治理,奠定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基礎。六是加強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會上表示,鋼鐵行業低碳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通過大規模技術裝備改造、推廣應用節能減排先進技術,我國已有部分鋼鐵企業節能減排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能約占全國的6%。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鋼鐵行業低碳綠色發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些鋼鐵企業節能減排管理水平、績效水平還不夠高,低碳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在數據統計及管理制度的規范化、標準體系健全完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進一步提升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發展水平仍有很大潛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就碳減排和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談了幾點想法: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做實謀篇布局。二是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增強創新發展能力。三是強化產業結構調整,統籌推進節能減排。他表示,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密集型產業,是節能降碳的主戰場之一。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指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2021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比2005年累計下降50.3%。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同時鋼鐵行業也是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點行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雙碳”目標落實的關鍵在于鋼鐵、石化等傳統產業的鳳凰涅槃、傳統動能的活力重生。
會議發布了《鋼鐵行業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路線圖》提出了“雙碳”愿景,明確了中國鋼鐵工業“雙碳”技術路徑——系統能效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流程優化創新、冶煉工藝突破、產品迭代升級、捕集封存利用。
《路線圖》還提出了實施“雙碳”工程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30年前),積極推進穩步實現碳達峰;第二階段(2030-2040年),創新驅動實現深度脫碳;第三階段(2040-2050年),重大突破沖刺極限降碳;第四階段(2050-2060年),融合發展助力碳中和。
重點任務如下: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是持續工藝流程結構優化,三是創新發展低碳技術,四是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五是加強全球低碳產業創新合作。(中國鋼鐵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