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線材軋后控制冷卻工藝的分析(一)
發布時間:2023年11月18日 點擊數:
摘要:介紹了國內外高速線材軋后控冷工藝的典型技術,比較了不同技術的裝備和工藝特點,分析了典型鋼種的冷卻工藝特點及其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并提出了一種能滿足多鋼種要求的新的軋后冷卻工藝布置形式。
1、概況
高速線材軋后控制冷卻也被稱為在線熱處理,主要包括精軋機(或減定徑機組)后水冷和吐絲機至集卷站間的風冷(含其他冷卻形式)。軋后控制冷卻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各種鋼種需要的均勻的組織和力學性能,控制通條性能均勻性,減少二次氧化鐵皮量,簡化二次加工工藝,減少或取消下游拉拔前的退火工藝等。
高速線材軋后控冷的主要工藝有:
?。?)國內普遍應用的帶“佳靈”裝置的斯太爾摩(STELMOR)控制冷卻,輥道輸送并帶有跌落段,可改善線材搭接點性能;
?。?)DLP(DirectLeadPatenting)線材在線熔融鹽浴直接韌化處理工藝;
?。?)在線固溶熱處理工藝;
?。?)EDC( Easy Drawing ConveyerProcess)高速線材控冷工藝;
?。?)噴霧冷卻等其他線材生產工藝。國內主要使用的是斯太爾摩控制冷卻工藝,其發展趨勢是風冷線加長和風機風量加大以適應多種鋼種的生產需求。本文將對國內外代表企業的冷鐓鋼、預應力鋼絞線等品種鋼的軋后控制冷卻工藝進行分析,以期為國內自主開發新技術提供借鑒。
來源:冶金技術網
上一篇:緊固件原材料的常見缺陷有哪些?[ 11-11 ]下一篇:高速線材軋后控制冷卻工藝的分析(二)[ 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