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傳遞出一系列鋼鐵“聲音”,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內容。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提出,統籌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張榮華建議,從健全雙碳標準計量體系和深化碳核算體系研究,實現鋼鐵行業碳足跡真實減碳;完善鋼鐵行業雙碳鼓勵政策,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的支持力度;加大差別化電價政策力度,鼓勵“短流程”企業健康發展;加大企業使用和建設綠電的政策支持,促進新能源健康有序發展;積極倡導綠色運輸,構建氫能產業鏈與全產業鏈協同降碳;完善雙碳領域人才培養機制,助力實現“雙碳”戰略目標這六個方面,統籌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包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孟繁英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些年,我國的鋼鐵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面臨一些新問題,需要加快轉型發展。
孟繁英認為,一方面,需要通過有利的政策環境和行業自律來提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而非價格競爭;另一方面,鋼鐵企業自身也要不斷發展,通過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來提升產品本身、材料的質量和水平,進而贏得市場、贏得用戶。同時,鋼鐵企業也需要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智能化水平,持續降低成本。
全國人大代表、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主席董才平建議,開展先進降碳技術全行業研究攻關,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董才平表示,當前,鋼鐵行業進入周期性調整階段,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鋼鐵企業進入微利時代。鋼鐵企業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大有可為,但也面臨資金、技術、標準等諸多現實問題,主要表現為相關的改造投資巨大、減排技術難點和壁壘多、碳足跡核算等相關國標尚未建立、綠色低碳研究方向的專業人才緊缺。
全國人大代表、建龍集團董事長張志祥建議,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持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張志祥對于當前金融支持鋼鐵行業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了5點建議:1、人民銀行督促相關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鋼鐵企業“白名單”準入力度;2、圍繞數字金融,建議金融主管部門鼓勵相關金融機構與數字化水平較高的鋼鐵鏈主企業開展數字金融合作;3、圍繞科技金融,建議相關部門聚焦綠色低碳、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4、建議中國人民銀行、發改委、財政部延續碳減排支持工具、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繼續支持鋼鐵等傳統行業改造升級;5、建議金融機構加強與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協同。
全國人大代表、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VAMA)黨委書記、首席運營官歐云飛建議,加快培育汽車用鋼先進材料新質生產力。
歐云飛表示,當前,中國汽車用鋼先進材料培育新質生產力仍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體系不完善、一體化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等問題。對此提出了2點建議:一是加強創新平臺打造和人才培養,積蓄新質生產力發展動能;二是擴大開放,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全國政協常委劉中民,提交了《關于提升我國鐵礦石保障能力及定價影響力的提案》。
他在提案中表示,目前,我國在鐵礦石上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供給受制于人、缺乏定價影響力,因此急需從供需、定價方式等方面破局,多措并舉系統性提升我國鐵礦石保障能力及定價影響力。為此,劉中民提出五方面建議:一是加大對國產礦扶持,積極開發權益礦,支持廢鋼產業發展;二是加快推進儲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我國港口庫存“穩定器”的作用,平抑價格波動、服務保供穩價;三是建立國家級鐵礦石交易中心,編制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并推廣應用,爭奪國際貿易定價主導權;四是培育國家一流廠商,助力提升我國在全球的資源掌控能力;五是引導大型貿易商、鋼廠等采用境內鐵礦石期貨價格開展基差貿易,期現市場聯動維護國家利益。(蘭格鋼鐵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