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公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與已推出的自貿區土地政策銜接。根據《草案》,外高橋片區的功能定位是打造成為國際貿易城,洋山片區的功能定位是國際航運功能服務區,浦東機場片區的功能定位是現代商貿功能區。
土地二次開發政策落地后,上海自貿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也浮出水面。
9月17日,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官網公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下稱《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外高橋、洋山和浦東機場三大片區的功能定位得以明確。
其中,外高橋片區(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的功能定位是,打造成為以國際貿易服務、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功能為主,商業、商務、文化多元功能集成的國際貿易城。
洋山片區(洋山保稅港區陸域)的功能定位是國際航運功能服務區,浦東機場片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的功能定位是現代商貿功能區。
分區依據主要功能
有相應開發強度
一名了解規劃制定進展的官員告訴早報記者,上海自貿區的土地政策已推出,《草案》與政策銜接,以更好地推動自貿區建設,把自貿區存量土地資源作用最大化。
根據《草案》所述,上述三大片區中,每個片區具體功能又分為服務分區、綜合分區和物流分區,每個分區依據主要功能有相應的開發強度。三個片區總的建筑規模約2830萬平方米,其中外高橋約1850萬平方米,洋山約530萬平方米,浦東機場約450萬平方米。
上述官員說,《草案》有兩大特點,一是堅持了剛性和彈性相結合,用地性質不再“定死”。二是體現綜合用地,根據三大分區,以公共服務設施、工業以及倉儲物流為主導功能,對各功能分區提出主導用地性質。
以外高橋片區為例,服務分區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國際貿易等功能形態,開發強度基本控制在2.5-5.0。綜合分區重點發展服務外包、高端制造、生產性服務業等功能業態,開發強度基本控制在1.5-3.0。物流分區則重點發展國際采購分撥、供應鏈管理、現代物流等功能形態,開發強度基本控制在1.5-2.0。
《草案》未給出每個片區三類分區的用地占比。
不過,上述官員稱,對應用地性質,服務分區實際上就是純商辦用地,綜合分區和物流分區主要是工業倉儲物流用地。
“商業和工業用地之間允許一定幅度的轉換”
為了讓自貿區存量土地資源作用最大化,《草案》還改變了既有規劃單一用途性質的規劃管控方式?!恫莅浮芬越址粸橹?,在明確開發建設底線要求,保證市政、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綠地廣場等公益性設施落地的基礎上,給予地塊管控一定的彈性。
前述了解規劃制定進展的官員解釋,所謂開發強度,大致是個毛容積率的概念。
“原來一塊地塊,做商辦還是工業用地,都是固定的?,F在每個分區中,商辦和工業用地之間允許一定幅度的轉換,所以開發強度給了個范圍。”上述人士說。
前述了解規劃制定進展的官員指出,過去,土地規劃中,土地性質非常單一,中途不能改變用地性質。對自貿區而言,新業態會越來越多,企業既有商辦用地需求,又有工業用地需求,按照老的規劃思路來,就無路可走。新規劃給新業態入駐自貿區提供了保障。
上述官員表示,《草案》對自貿區的功能劃分還只是框架性、原則性的?,F在正依據該規劃,編制更細的控詳規劃,具體到每個地塊和街坊。
他稱,三大片區中,商辦用地和工業倉儲用地所占比例,在具體的控詳規劃里也會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自貿區三大片區的規劃中,除了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規劃,交通設施規劃中還提出了公共交通的服務,其中外高橋片區規劃配置5-6條公交線,設置2處軌道交通換乘樞紐,并在俱進路以南設置公交始末站,加強軌道交通站點與公交的接駁。洋山片區配置1-2條公交線路,在順翔路-同望路、海港大道-同望路交叉口附近各設一個公交始末站,以加強區內外公交接駁。浦東機場片區規劃配置2條公交線路,沿駱崗路設置一處公交始末站,增設沿川匯路的公交線路,在鄰近客運卡口的地方增設公交站點,方便人員通過公交出行,同時加強與地鐵2號線的公交接駁換乘。